本网讯(记者 邹亚)12月1日,由香港美术设计协会、香港美术设计研究院主办的第六届HKCDA中华美学·香港当代设计奖公布竞赛获奖结果。经大赛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建筑学院2022级建筑学专业学生作品《山海桥博物馆》荣获铜奖,指导老师邹亚获优秀指导教师。
获奖证书展示 (江梦飞 提供)
本次赛事以“中华美学”为命题,旨在鼓励设计师们在多元化的创作中探索中华美学的当代意义,激发他们以现代设计语言重新诠释这一古老而充满生命力的美学体系,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比赛面向香港、大陆、台湾、澳门四个地区进行赛事征稿,参赛类别分为命题类作品和自由类作品。本次赛事共征集到33715件有效作品。
展板展示 (江梦飞 提供)
《山海桥博物馆》由2022级建筑学专业学生江梦飞设计,建筑学院邹亚老师指导。该作品为民俗博物馆建筑设计,为使该博物馆成为传统村落与现代城市对话的桥梁,在建筑空间与造型上借鉴了广府传统民居的空间形式与造型特点,并通过对“云纹”这一传统文化美学符号的转译与艺术处理,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新中式屋顶与景观装置形象,利用建筑的语言表达了对岭南民俗文化与美学的诠释。该作品同时为建筑学院“建筑设计(三)”课程作业成果,学院通过以赛促学,以项目式教学,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与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信心,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展板展示 (江梦飞 提供)
据悉,香港当代设计奖的比赛规模庞大,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参赛者。参赛者的作品种类繁多,包括平面设计、产品设计、视觉艺术、建筑设计等等,每一项都充满了创新和独特性。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设计师的创新思维和独特视角,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香港当代设计奖一年举办两次,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春季的香港新锐当代设计奖和秋季的香港当代设计奖,赛事面对群体和主题不同。建筑学院本次参加的秋季当代设计奖主要面向所有从事艺术和设计工作或学习的群体,命题会更偏向于实用性或实践性较强的命题。
此次获奖不仅展现了建筑学院学生的设计才华,推动了学生职业发展,还凸显了建筑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效。学院未来将持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国内与国际赛事,培养兼具创新与实践能力、满足地方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文字录入:陈磊 建筑学院;编辑:许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