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蔡鸿轩)为深化教师对数字化生产与供应链管理的实践认知,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管理学院组织学院教师团队于3月20日和27日分两批次前往美的集团广州南沙工厂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此次活动,教师们深入探访了美的“黑灯车间”、全自动化生产线,并学习了美的集团独创的“T+3”模式与数字化运营体系,为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教师参观美的集团(李香 提供)
美的集团工作人员带领学院教师在展厅讲解了美的数字化战略变革的介绍,并参观了美的南沙工厂的沙盘。在讲解中,工作人员谈到,自2012年启动数字化转型以来,美的累计投入超200亿元,构建了覆盖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的全价值链数字化体系。随后,在工作人员带领下,教师们参观了“黑灯车间”。作为美的集团首个全智能化制造基地,也是全球工业4.0的典范,车间入选达沃斯“全球灯塔工厂”标杆,美的依托自身领先的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以“T+3”模式为牵引,实现了全价值链数字化运营、智能排产、工业AI、全流程数字化物流管理,以及互联网数据SaaS平台共五大维度的结合,创造了劳动效率提高28%、单位成本降低14%,以及订单交付期缩短56%的卓越运营表现。车间内,智能机器人精准完成物料搬运、装配、质检等全流程作业,仅需少量技术人员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远程监控。美的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故障可提前预警,生产计划动态调整,整体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80%。同时,教师们观摩了智能立体仓库和AGV物流系统。仓库内,数万种零部件通过RFID技术实现精准定位,AGV小车根据订单需求自动调度,物料周转效率提升近两倍。
交流座谈会现场(李香 提供)
最后,工作人员在会议室与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并讲解了“T+3”模式。该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交付周期,从“下单、备料、生产、交付”每个周期为3天,共计12天完成客户订单交付,有效提升了订单满足率和齐套交付率,其中,订单满足率达92.5%。与传统“以产定销”模式不同,“T+3”模式通过与终端数据的直连及大数据分析,精准预测需求,联动供应商实现“T-4小时物料齐套”,并依托柔性生产线快速响应小批量、个性化订单,工厂柔性制造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此次美的南沙基地之行,让教师们体会到数字技术重塑产业逻辑的力量。管理学院院长表示,美的集团用实践表明,数字化转型并非简单技术叠加,而是管理理念、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的重构,这对商科教育中的产教融合具有重要启示。未来,学院计划与美的集团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数字化管理的前沿课题,打造数字化实验班,培养更多知理论、善管理、懂发展前沿的复合型人才。
文字录入:应澎 管理学院;编辑:赵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