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李浩亮)为给全校学生提供学术交流、技术展示的平台,推动数字技术与智能应用深度融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新时代AI技术人才,助力跨学科智慧生态构建,4月1日下午,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在学生活动中心举办第十八届“数字无界,智慧共生”计算机文化节启动仪式。学院特邀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俊颖开展讲座。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梁浩、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彩霞、副院长蔡沂、各系/教研室/两办主任、副主任和各年级辅导员及学生代表共45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张彩霞为开幕式致辞,并对到场的师生们表示欢迎。她介绍,计算机文化节已发展成为涵盖思想教育、学风建设、学术竞赛、实践服务、文体美育等方面的学院品牌项目,构筑起多维育人体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拼搏精神的良好平台,有利于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计算机文化节是我校学子展示才华、彰显自我的平台,也是学院在学科竞赛、人才培养等方面屡创历史新高的阶梯。她希望同学们充分调动科研兴趣,开拓创新思维,跨学院跨专业合作,积极投身各项比赛与活动中。
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彩霞致辞(学院团委宣传部 摄)
随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上台,在倒数声中,启动开幕仪式卷轴。第十八届“数字无界,智慧共生”计算机文化节正式开幕。
计算机文化节启动仪式(学院团委宣传部 摄)
开幕式后,陈俊颖教授带来《大模型时代下计算机人才成长之路》主题讲座。她从大模型时代的特征与影响、新型能力矩阵构建、知识图谱迭代策略、实践能力锻造方法、职业发展新图景、挑战与应对策略六个方面,向同学们分享了前沿技术、行业趋势和职业发展经验。她指出,大模型时代下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建议同学们把握时代发展的机遇,积极面对风险与挑战,通过多参加线上课程、开源项目实践、产业实践等方式提升能力、积累经验以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最后,陈俊颖鼓励同学们积极提问,并一一给予解答。
陈俊颖教授作主题讲座(学院团委宣传部 摄)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2024级软件工程专业张邵涂同学谈到:“参加本次计算机文化节启动仪式及主题讲座,让我对大模型时代的发展方向有了清晰认知。陈教授指出计算机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建模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并对我们计算机专业学子的职业发展给予了建议。我意识到,仅掌握课堂知识已不足够面对行业的变革,应多在计算机文化节等活动中参与学科竞赛、项目实践等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
本届计算机文化节各项活动将贯穿全年,以“专业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为目标导向,围绕“党建引领,思政育人”“科技创新,以赛促学”“实践赋能,跃动青春”三大板块陆续开展党建共建、广东省计算机设计大赛校内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校内赛、行业专家学术讲座、班级篮球赛和企业实地研学等多项特色活动,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服务地方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文字录入:李浩亮 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编辑:赵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