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塑造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而作出的战略抉择,对全国各条战线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社会主义大学,必须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扎根中国大地,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关键支撑作用,有效服务“两个循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一、新发展格局对大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的评价方式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
1.在对大学的价值定位上,以扎根中国大地为第一导向,更加强调“四个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办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扎根中国大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双一流”建设高校要率先践行“四个服务”,带头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带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在对大学的评价方式上,以服务国家发展为第一标准,更加强调质量贡献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有关教育评价改革精神已经在“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与动态调整政策以及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对大学的评价过分注重量化指标的情况,正在探索形成包括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国家贡献等在内的多元评价模式。
服务国家发展,即为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等提供高质量服务、作出重要贡献。服务国家发展将成为大学评价的第一标准。对处于新发展阶段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来说,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一流人才,提供服务国家战略的一流科技成果,贡献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流智慧谋略,提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流文化成果等。
3.在对大学的投入方式上,以扶优扶特扶需为重点,鼓励多元投入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教育财政制度体系逐步确立与完善,“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财政体制也逐步形成与完善。2015年国家开始实施“双一流”建设,对大学的经费投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要求:“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形成激励约束机制。资金分配更多考虑办学质量特别是学科水平、办学特色等因素,重点向办学水平高、特色鲜明的学校倾斜,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完善管理方式,进一步增强高校财务自主权和统筹安排经费的能力,充分激发高校争创一流、办出特色的动力和活力。”随着教育投入政策的变化,大学的经费结构也正在发生着变化。我国大学的办学经费(不含科研经费)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举办者投入,主要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对“双一流”建设高校来说,实际上是对世界一流学科的投入,一所大学能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序列和有多少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直接影响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大学的投入。二是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即各类学费收入,这与大学的招生规模和学科专业分布密切相关。三是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这与大学对社会贡献度和社会影响力有密切关系,声誉高的大学更容易吸引社会捐赠。“双一流”建设高校要确保办学总经费稳中有升,就必须要保持这三类投入之间的结构优化与协调互补。
二、大学适应新发展格局的着眼点
新发展阶段对大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双一流”建设高校要主动应对变局、服务格局,学懂弄通新发展格局对“双一流”建设的导向性要求,对标反思学校在服务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增强大学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性
我国现阶段的大学人才培养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部分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有些地区有些行业招不到大学生或招不到急需的学生。对于“双一流”建设高校而言,毕业生总体数量有限,质量较高,供不应求,但依然存在部分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是以下几点:一是学科专业设置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二是一些大学人才培养理念落后,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大,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足。三是在过去不科学的评价导向的影响下一些学校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学校将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的能力不足。
2.提升大学科技文化成果与国家战略需求的适切性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同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高校尤其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原始创新主战场应该更好发挥创新型国家建设动力源作用,更好发挥文化强国建设催化剂作用,更好发挥人才强国建设辐射源作用。
3.强化大学与行业、产业等开展联合攻关的协同性
大学是知识创新、传播与运用的重要源头,科技文化成果则是高校创造出来的知识产品。然而,高校的相当一部分科技文化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处于沉淀或闲置状态,无法真正实现深层次的开发、转化和运用,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科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速度越来越快,这对大学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产业结构变化催生新的学科组织方式,知识更新的高频节奏催生新的培养模式,市场对新技术的高度敏感性催生科研方式的转变。随着科技进步、学科交叉融合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坚持“四个面向”,加强大学与行业、产业和院所、企业等的协同攻关合作,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全面推进高校科技文化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转化、实现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三、大学服务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
处在新发展阶段的高校,需要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增强大学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性,提升大学科技文化成果与国家战略需求的适切性,强化大学与行业、产业等开展联合攻关的协同性,更好地服务新发展格局,尤其是要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坚持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与改进教育教学模式并重,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科专业是大学的基本架构,教育教学是大学的基本活动。新发展阶段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必须以服务国家为使命,紧密围绕国家需求结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体系升级以及社会需要、市场需求等,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坚持内涵提升与外延发展并重,不断提高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不断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力,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输送高层次的人才队伍。
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不断调整学科专业内涵,对学科专业进行整合,全力支持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和相关专业发展,及时淘汰过时的学科专业。在促进理工结合、工文渗透、医工融合等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的同时,紧盯国际科技发展态势和国家需求,新设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学科专业,聚焦一个或多个未来技术领域,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学科体系。
另一方面,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时调整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研发一流教材,深化“小班化、互动式、研究型”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强化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营造自由宽松的创新环境,鼓励学生不迷信、不盲从,敢于挑战权威,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2.坚持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并重,着力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要充分发挥高校综合性的学科优势,坚持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并重,着力提高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
对“双一流”建设高校而言,一是要发挥大学高端专门人才集中的优势,开展有组织的科研,要结合学校自身特色,重点解决行业产业中的关键技术和关键问题,通过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实现颠覆性技术突破,解决国家重大工程难题,着力技术攻关特别是攻克“卡脖子”问题,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弄潮儿,为产业升级、民生福祉贡献才智。二是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超前谋划、提前布局,持之以恒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力争产出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三是要深化大学科技评价体制机制改革,以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需求为牵引,以学院目标管理为抓手,创新学科科研平台建设机制,探索科研组织新模式,建立多部门协同、分级管理的科研管理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激发全校师生的活力,提升学术水平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
3.坚持激发内部动力与吸纳外部推力并重,着力提高大学与社会的协同治理能力
有效的治理涉及三个基本问题:治理的主体是谁、依靠什么样的治理机制以及达成什么样的治理目标。具体到大学治理来说,就是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调动和激发有利于大学发展的各类主体的积极性,通过沟通、互动、协调、合作等,实现学校办学效益的最大化。对大学而言,大学治理包括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内部治理是聚焦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实现一流目标的过程;外部治理则是聚集力量,吸纳政府、社会、行业、企业、校友等资源,依靠外力助推大学发展的过程。
“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强化内部治理,聚焦创新,将各类主体的创造性激发出来,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和学术道德教育,有效规避各种办学风险,为实现一流目标而同心协力。同时,要重视大学的外部治理,积极吸纳及扩大社会参与,吸纳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等社会力量参与大学治理,使大学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促进自身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21年第6期;作者郑永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