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罗翔凌 陈磊)3月26日下午,建筑学院教工党支部前往花都区洛场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洛场村联合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守护传统建筑文脉”主题党日活动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会。建筑学院党总支书记陈磊、洛场村党总支部书记江铜芬,建筑学院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师生以及洛场村党总支党员代表参加学习活动。
活动现场(胡春霞 摄)
活动伊始,陈磊讲授主题党课,带领党员同志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陈磊阐述了从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一开始就为作风建设立下规矩,到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进一步深化细化,再到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作出新部署新要求,释放出的正是一以贯之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的鲜明信号。陈磊指出,要充分认识党中央部署这次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全体党员同志要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陈磊讲授主题党课(胡春霞 摄)
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筑创美育名师工作室负责人程东玲副教授以“党建引领守初心,产学研融合筑匠心”为题进行分享。她结合“筑创美育工作室”在岭南大地多个乡村实践案例,系统阐释“党建+专业+美育”的乡村振兴模式。她表示“美育不仅是艺术熏陶,更是唤醒乡村文化自觉的钥匙。”
程东玲作主题分享(罗翔凌 摄)
课后,洛场村党总支部书记江铜芬带领教工党支部党员教师实地踏勘5处濒危传统民居,探讨民居活化与侨乡文化名村建设,持续擦亮花山小镇文旅品牌。建筑学院党员教师团队提出“微介入”改造策略:运用新材料新技术修复夯土墙体、将废弃碉楼转型为“乡村文化客厅”、依托《小建筑测绘》课程建立数字档案库等方案。“我们计划以‘针灸式’改造激活片区,保留乡愁记忆的同时植入新功能。调研组最终选定2处典型建筑纳入《建筑设计》课程改造专题,相关测绘数据将直接服务于后续的“数字化洛场”项目。
实地踏勘(罗翔凌 提供)
据悉,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以“专题党课+田野调研”联动模式展开,通过校地协同、产学融合的创新实践,为传统建筑文脉保护与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未来三年,双方将形成“组织联建、人才联育、资源联享”的党建新机制,开发“碉楼表情”文创IP,传统民居改造等项目,让百年侨乡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建筑学院启动《小建筑测绘》课程与传统村落保护的双向赋能计划。目前,首期“数字化洛场”学生项目正在开展,计划对10栋传统建筑进行数字化数据建档。
文字录入:陈磊 建筑学院;编辑:许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