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周丽颖)4月26日上午,来自学府路小学的63组亲子家庭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师生共同参与了一场“无线电测向科普体验日”活动。这场以“电波寻踪”为主题的科技实践,打破了学术壁垒,将硬核科技转化为趣味实践探索,成为青少年科学启蒙的生动课堂。
活动签到现场(周丽颖 摄)
教练进行规则解说(校无线电测向队队员 摄)
小学生认真学习规则(校无线电测向队队员 摄)
科技+游戏:无线电测向变身校园“寻宝战”
上午10时,身贴号码牌的小学生们手持专业测向机,在我校无线电测向队队员的带领下,化身“信号猎人”。校园草坪、田径场、学生活动中心等区域被巧妙设置为“信号迷宫”,隐藏的微型电台发出摩尔斯电码信号,小学生们通过耳机中“滴答”声的强弱变化锁定目标。校无线电测向队教练张亦勋表示,“我们用故事化任务串联技术原理,让小学生感受到电子工程的魅力。”学府路小学刘老师表示,“通过活动,孩子们能触摸到真实的频谱仪和定向天线,这种体验远超课堂讲解。有位学生说长大后要设计卫星通信系统,这就是启蒙的力量。”
小学生无线电测向“初体验”(校无线电测向队队员 摄)
小学生出发“寻宝”(校无线电测向队队员 摄)
亲子共学:在合作中发现成长密码
活动设计的“亲子协作关卡”成为一项亮点。家长需与孩子共同破译信号频段密码,在定向越野中交替担任“指挥官”与“执行者”。家长陈女士在活动结束后坦言,“原来孩子对空间方位的判断比我还敏锐。”这种亲子协作的科技活动,既能提升家庭沟通效能,也能够让家长发现孩子们的潜能及兴趣。
亲子协作(校无线电测向队队员 摄)
播撒科技火种:从电波到未来
随着最后一组家庭集齐所有信号徽章,活动在颁奖仪式中落下帷幕。学院常务副书记罗自力在赛后谈到,通过测向运动培养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抗压能力,正是未来AI时代所需的核心素养。学院与学府路小学将在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的基础上,策划举办系列趣味科普课程,让科技教育的火炬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间持续传递。
活动合照(校无线电测向队队员 摄)
本次活动,不仅为青少年带来了难忘的科学探索体验,而且凸显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领域的责任担当。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校际合作,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推出更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让科学教育的无限可能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绽放。
文字录入:高歌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编辑:赵程远